English

德莱姆的《第一口啤酒》

1999-11-24 来源:中华读书报 ●卢岚 我有话说

 现年还不到五十岁的法国诺曼底地区中学教师德莱姆(PhihipeDelerm),有十年长的时间,不断地把他的《第一口啤酒》寄出。但这部书,就像会自动返回原地的投标那样,不断地被投向出版社,又不断地返回出发点。回来的时候,总带着一封很客气的拒绝信。直到1997年春天,这部书才由加利玛出版社出版了。但态度十分谨慎,只印了2000册,放在“测量者”这套精英丛书中。估计它的销量最多达到800册,但奇怪的是,到1997年6月中旬,这本书的销量竟然达50万册。但这部小32开的散文集薄得可怜,总共才92页,拿在手里不大感觉到它的重量。每篇文章也是短短的,很少超过一页纸。售价七八十个法郎,不算贵。

至于内容,都是些生活琐事。就像生活本身那样,有动作,有声音,有颜色,有气味。早晨起来,将衣服逐件穿好,在摆钟小心翼翼的滴答声中,打开门走到街上;走进地窖,看到放到柳条篮子里的苹果,嗅到一阵苹果香气;一个星期天的下午,给朋友挂个电话:“你去摘黑莓么?”回答说:“真凑巧呀,正想提议你去呢!”黑莓很小,大家边摘边吃,味道有点酸;到厨房去帮厨剥青豆,将指头压在豆荚的缝上,一下子就打开了,然后用一个指头将豆粒刮下来。还有就是,喝第一口啤酒,在汽车里听新闻,夏天在花园里散步……等等。一连串的动静,一些微不足道的小情小趣、小欣小喜、小欢小乐,都在静悄悄地进行着。与雨果笔下的滑铁卢战争,狄更斯笔下的法国大革命,米歇尔笔下的美国南北战争相比,这些琐碎的生活小事,就像在盛筵席上留下的面包屑,饭后用抹布一抹,就处理掉了。

这部散文集没有寓意,没有教训,没有主题,有的只是自我独白,自斟自酌式的自我陶醉。你只感到作者笔头的简单轻松,无哀无愁,无忧无虑。叽里咕噜说了一通,说得不错,就是不曾说出什么,只给了你一些生活概念。有的人还感到它的音乐感和诗意,都是后来说的话。这部书的另一特点是,连你我他这类人称也省去了,全书只采用了一个无人称的on字。句子结构但求简单,读来全不费脑筋。

这部中学生作文似的集子的畅销,使评论家从梦中惊醒。怎么回事呀?有点摸不着头脑。只好匆匆忙忙跟在后头写起评论文章来。或者说,他们跟在后边作解释。解释是很可怜的做法,因为这是事后唯一能够做的事。《读书》杂志的主编说:“这个就是法兰西。有些东西掉到我们头上来,不知是什么东西。一颗可爱的来自未知的文学世界的陨星。咱们只好高兴,慢慢品尝,但不,几乎没有时间来得及认识,已经需要进行分析,剖析。”

分析、解释尽管可怜,也只能够这样了。大家为什么对书中那些小欣小喜小情小趣如此着迷?想起我们置身的时代,可是个大喜大悲大成功的大时代呀!在这个时代里,不可能的事越来越少了。既然可以克隆羊,谁说就不可以克隆人?我们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了,别的且不说,从巴黎到北京的万里路程,预计的飞行时间是八小时四十分,实际的飞行时间,也只是九个小时十分左右。一天来回,肯定不成问题。如果有必要,中间还有两个小时可以办点事情。我们让速度夹带着往前走。地球变得越来越小,人的距离也越来越近了。万里以外的亲友,只要你拨个电话号码,就可以与他交谈,跟在身边的人一样。信件的来往也不用经邮差的贵手了。你下班回家,可以在互联网里跟一个在远方的朋友通通消息,或者找个素未谋面的朋友诉诉心曲。我们生活在电视,电话,电传,无线电话,互联网所织成的网络里,多少成了网中人。我们为自己所创造的一切大吃一惊的同时,也觉得有点疲倦了。物极必反,大家开始走向另一极,向着缓慢,微细,原始,淳朴走去。这不也是一种必然的反动么?高科技使人迷惆,加速度使人疲倦,不如晚饭前围着桌子自由自在地,轻松愉快地聊聊天,把脚放到椅脚间的横档上,让一只黑猫懒洋洋地蜷伏在膝盖上。这样解释能说服人吗?

或者你还可以这样说,现在机械代替了人力,电脑几乎代替了人脑,千千万万平凡的脑袋,就让几个超人的脑袋垄断了。你动脑筋的机会相对地减少了。在社会上干一番事业的机会越来越少了。失业的威胁还徘徊在每一个人的头上,对失去工作的恐惧使人寝食不安。法国的失业大军就有三百多万人。既然前途看来不那么光明,不如躺在浴缸里用浴露弄起一缸蓝色的泡沫,好好洗个澡。既不去想已经结束了的那个星期,更不用想即将来到的那一个。这也算是一种解释么?

普鲁斯特对失去时光的追忆太沉重,也太缥缈。唯有眼下的时光是重要的,是可以把握的。于是,入秋时候,去买一件毛衣,到电影院去看一场电影,到电话亭给朋友挂个电话,躺到沙滩上去看看书,看看流动图书借阅车什么时候经过,这一切都是可以得到的眼下的时光。与其像普鲁斯特那样,等一切过去了,才回过头去幽幽地追忆,重温过去的美好,倒不如珍惜现在,体味一下眼前的欢乐,哪怕是些小欢乐。在社会前景不那么乐观的时候,不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么?这种态度得到共鸣,又有什么奇怪?

你还可以作其他解释,有无数的解释等着每一个人去做。但,有些事情也许永远不可能解释。一部书也像一个人,有它自己的命运,是永远不可能预知的。如果换了时间,换了环境,这部书也能成为畅销书么?

《读书》月刊的主编也认为,最好不要把这种现象看成是一种流派。现年还不到五十岁的法国诺曼底地区中学教师德莱姆(PhihipeDelerm),有十年长的时间,不断地把他的《第一口啤酒》寄出。但这部书,就像会自动返回原地的投标那样,不断地被投向出版社,又不断地返回出发点。回来的时候,总带着一封很客气的拒绝信。直到1997年春天,这部书才由加利玛出版社出版了。但态度十分谨慎,只印了2000册,放在“测量者”这套精英丛书中。估计它的销量最多达到800册,但奇怪的是,到1997年6月中旬,这本书的销量竟然达50万册。但这部小32开的散文集薄得可怜,总共才92页,拿在手里不大感觉到它的重量。每篇文章也是短短的,很少超过一页纸。售价七八十个法郎,不算贵。

至于内容,都是些生活琐事。就像生活本身那样,有动作,有声音,有颜色,有气味。早晨起来,将衣服逐件穿好,在摆钟小心翼翼的滴答声中,打开门走到街上;走进地窖,看到放到柳条篮子里的苹果,嗅到一阵苹果香气;一个星期天的下午,给朋友挂个电话:“你去摘黑莓么?”回答说:“真凑巧呀,正想提议你去呢!”黑莓很小,大家边摘边吃,味道有点酸;到厨房去帮厨剥青豆,将指头压在豆荚的缝上,一下子就打开了,然后用一个指头将豆粒刮下来。还有就是,喝第一口啤酒,在汽车里听新闻,夏天在花园里散步……等等。一连串的动静,一些微不足道的小情小趣、小欣小喜、小欢小乐,都在静悄悄地进行着。与雨果笔下的滑铁卢战争,狄更斯笔下的法国大革命,米歇尔笔下的美国南北战争相比,这些琐碎的生活小事,就像在盛筵席上留下的面包屑,饭后用抹布一抹,就处理掉了。

这部散文集没有寓意,没有教训,没有主题,有的只是自我独白,自斟自酌式的自我陶醉。你只感到作者笔头的简单轻松,无哀无愁,无忧无虑。叽里咕噜说了一通,说得不错,就是不曾说出什么,只给了你一些生活概念。有的人还感到它的音乐感和诗意,都是后来说的话。这部书的另一特点是,连你我他这类人称也省去了,全书只采用了一个无人称的on字。句子结构但求简单,读来全不费脑筋。

这部中学生作文似的集子的畅销,使评论家从梦中惊醒。怎么回事呀?有点摸不着头脑。只好匆匆忙忙跟在后头写起评论文章来。或者说,他们跟在后边作解释。解释是很可怜的做法,因为这是事后唯一能够做的事。《读书》杂志的主编说:“这个就是法兰西。有些东西掉到我们头上来,不知是什么东西。一颗可爱的来自未知的文学世界的陨星。咱们只好高兴,慢慢品尝,但不,几乎没有时间来得及认识,已经需要进行分析,剖析。”

分析、解释尽管可怜,也只能够这样了。大家为什么对书中那些小欣小喜小情小趣如此着迷?想起我们置身的时代,可是个大喜大悲大成功的大时代呀!在这个时代里,不可能的事越来越少了。既然可以克隆羊,谁说就不可以克隆人?我们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了,别的且不说,从巴黎到北京的万里路程,预计的飞行时间是八小时四十分,实际的飞行时间,也只是九个小时十分左右。一天来回,肯定不成问题。如果有必要,中间还有两个小时可以办点事情。我们让速度夹带着往前走。地球变得越来越小,人的距离也越来越近了。万里以外的亲友,只要你拨个电话号码,就可以与他交谈,跟在身边的人一样。信件的来往也不用经邮差的贵手了。你下班回家,可以在互联网里跟一个在远方的朋友通通消息,或者找个素未谋面的朋友诉诉心曲。我们生活在电视,电话,电传,无线电话,互联网所织成的网络里,多少成了网中人。我们为自己所创造的一切大吃一惊的同时,也觉得有点疲倦了。物极必反,大家开始走向另一极,向着缓慢,微细,原始,淳朴走去。这不也是一种必然的反动么?高科技使人迷惆,加速度使人疲倦,不如晚饭前围着桌子自由自在地,轻松愉快地聊聊天,把脚放到椅脚间的横档上,让一只黑猫懒洋洋地蜷伏在膝盖上。这样解释能说服人吗?

或者你还可以这样说,现在机械代替了人力,电脑几乎代替了人脑,千千万万平凡的脑袋,就让几个超人的脑袋垄断了。你动脑筋的机会相对地减少了。在社会上干一番事业的机会越来越少了。失业的威胁还徘徊在每一个人的头上,对失去工作的恐惧使人寝食不安。法国的失业大军就有三百多万人。既然前途看来不那么光明,不如躺在浴缸里用浴露弄起一缸蓝色的泡沫,好好洗个澡。既不去想已经结束了的那个星期,更不用想即将来到的那一个。这也算是一种解释么?

普鲁斯特对失去时光的追忆太沉重,也太缥缈。唯有眼下的时光是重要的,是可以把握的。于是,入秋时候,去买一件毛衣,到电影院去看一场电影,到电话亭给朋友挂个电话,躺到沙滩上去看看书,看看流动图书借阅车什么时候经过,这一切都是可以得到的眼下的时光。与其像普鲁斯特那样,等一切过去了,才回过头去幽幽地追忆,重温过去的美好,倒不如珍惜现在,体味一下眼前的欢乐,哪怕是些小欢乐。在社会前景不那么乐观的时候,不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么?这种态度得到共鸣,又有什么奇怪?

你还可以作其他解释,有无数的解释等着每一个人去做。但,有些事情也许永远不可能解释。一部书也像一个人,有它自己的命运,是永远不可能预知的。如果换了时间,换了环境,这部书也能成为畅销书么?

《读书》月刊的主编也认为,最好不要把这种现象看成是一种流派。

[值班总编推荐]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

[值班总编推荐]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

[值班总编推荐]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...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